唐山市人民醫院醫聯體入選2021年全國醫院醫聯體遠程醫療協作十大典范單位榜單
為積極響應“十四五”規劃,全力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動醫聯體建設,在中國醫院協會醫療聯合體工作委員會的指導下,健康界牽頭主辦,啟動了以“醫建共襄,聯動發展”為主題的“2021全國醫院醫聯體建設實踐案例征集活動”。
唐山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在“2021年全國醫院醫聯體建設實踐案例征集活動”中,以《云聚鳳城,智啟醫療》為主題的參賽案例經過多層選拔和比拼,在全國多家案例中脫穎而出,入選全國“遠程醫療協作典型單位榜單”
看病之“痛”
當前國內醫療狀況依舊是“病人多、醫生少”,同時優勢專家資源大多數都集中在各地方三甲醫院當中、基層醫院診斷能力稍顯不足、病人對大醫院的“盲從”,更加加劇了大醫院、三甲醫院對優質醫生、患者資源的“虹吸”效應。造成了患者看病困難的癥結。
醫聯體之“通”
醫聯體建設是為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建立大醫院-下級醫院的服務模式和醫療、康復完整銜接的服務體系。發揮三級醫院專業技術優勢及帶頭作用,加強基層醫療機構能力建設,構建分級醫療、急慢分治、雙向轉診的診療模式,促進分工協作,合理利用資源,實現醫聯體內個醫療機構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使患者在家門口享受三級醫院專家診治水平。
(媒體參觀考察醫聯體)
唐山市人民醫院醫聯體以“通”破“痛”
為了響應國家醫改新形勢,快速推進分級診療發展,唐山市人民醫院利用互聯網+N模式,建立了以唐山人市民醫院醫療集團為主體,涵蓋市內百余家醫療單位的區域內最大的醫療聯合體。服務唐山范圍內的772萬人口,實現了市-縣-鄉-村四級診療-平臺一體化。唐山市人民醫院通過醫聯體建設,對下級醫療機構開展對口幫扶,將診療診療服務覆蓋全唐山之余延伸至張家口尚義、新疆且末等偏遠縣區,讓群眾看病“免顛簸”。為遠在千里之外的省外民眾提供優質的診療服務。
(對口支援尚義縣醫院)
在醫聯體四級診療模式當中,遠程心電、遠程影像、遠程病理、遠程會診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一些位置偏遠、診斷能力偏弱的地區,如果出現了危及患者生命的高危疾病,通過醫聯體平臺及時傳輸會診就可以快速的做出判斷,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唐山市人民醫院醫聯體平臺通過實時共享患者救治信息讓患者在基層醫院也能得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市”的優質診療服務,建立了“首診在基層,大病去上級”的高效雙向轉診機制。平臺的數據中心建設為醫聯體提供大數據支撐,讓管理更加的有據可依,有跡可循。同時,在程診斷過程中可以進行實時的會診教學,把診斷經驗通過平臺傳輸給下級診斷醫生,讓大家在診斷學習中不斷成長。
(4級構架醫聯體平臺)
平臺自建設以來,唐山市人民醫院為下級醫院提供了大量的優質診療服務,讓很多患者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病情診斷,縮短了救治的窗口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信息上下貫通,打破“心”之壁壘
以平臺中遠程心電為例:截止至2021年11月,平臺靜息心電診斷9萬余例,動態心電約1400余例。
自2018年開始建設唐山市人民醫院醫聯體-區域遠程心電平臺項目,至2021年11月實現多級公立醫療機構遠程靜息心電、遠程動態心電覆蓋。截止目前,覆蓋縣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站、衛生中心,共192家兄弟單位。服務區域人口772萬。
唐山市人民醫院以院內心電骨干業務人員為主力建立醫聯體心電診斷中心,以專網為道路,打通各級醫療機構的“心”之壁壘,為區域內所有居民提供優質、及時的心電診療服務,通過各級醫療機構心電采集設備進行心電圖的會診與傳輸,及時發現危急患者并快速轉運,盡可能的縮短患者救治時間,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通過醫聯體建設,加強人才和技術交流,唐山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幫助基層醫院提高醫療技術水平,讓患者充分享受到了醫療便利與實惠。
以“通”破“痛”的時代已經到來!